早在之前,“滴滴出行”这款APP就被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滴滴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滴滴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有人可能会觉得罚款数额过大,但是在你了解了滴滴公司到底存在哪些违法违规行为后,你可能会改变这样的看法。
报相关道称,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
- 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
- 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
- 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
- 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
- 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
- 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
- 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
- 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
除此之外,网络安全审查还发现,滴滴公司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以及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
“滴滴出行”作为国民出行打车常用的软件,不但通过违法手段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相册中的截图信息、亲情关系信息等个人信息,而且还过度收集用户人脸识别信息、精准位置信息、身份证号等多类敏感个人信息,数量高达647.09亿条。数量巨大,严重侵犯用户隐私,严重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
此外滴滴公司还置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于不顾,给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且在监管部门责令改正情况下,仍未进行全面深入整改,性质极为恶劣。
其实作为一款打车软件,完全无需这么多用户隐私信息,其背后为何这样做,可能只有当事公司才知晓。
我们在日常生活如遇到软件索要权限,一定要看仔细看清权限项目,拒绝赋予软件不必要的权限,如发现异常,要及时要网监部门举报。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并先后颁布了多款法律法规,网信部门也加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力度,严肃打击危害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