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和数字信息,网络攻击和数据诈骗已经分别成为2018年全球第三和第四最严重的威胁源。

可以参考金融危机解决网络危机吗?

网络危机与金融危机
网络危机的系统维度越来越明显,对于大规模威胁的理解以及如何应对这类威胁,或可从全球另一类大规模破坏——金融危机中借鉴经验。互联网和全球金融系统之间存在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二者都网络传送信息和资金,为经济提供血液。理论上讲,一次金融危机和一次潜在的网络危机有三点相似:
起因:一些过于冒险的经纪导致了漏洞累积,而这些漏洞最终由于彼此之间的关系转化为系统性风险。
发展:在比较薄弱的节点可出现中断,几天甚至是几小时后,中断会蔓延到整个系统。
结果:如果双方失去信任,参与方彼此切断往来,导致交易乃至整个经济陷入停滞。

商品市场带来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科学家最先于2001年发现,竞争压力导致硬件和软件开发商放弃部署完整的安全措施,因为他们都忙于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在网络防御市场,供应商或许利用顾客技术知识有限,而向客户推销无效但昂贵的解决方案。

缺乏行之有效的通用追责法则
目前为止,攻击者如果利用第三方漏洞,如 DDoS 攻击,攻击其最终目标,还没有通用的法则,标准或参数进行追责。显然,在这方面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对安全薄弱环节的定位和薄弱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各方观点不一。有关网络攻击频率和经济影响的“可靠,公正,全面且可广泛访问的”数据很少。这类信息有助于了解人们应从哪些方面对经济做紧急干预,包括从意识,大规模活动,专门的激励制度或监管等。

难点在于“失去信任、切断往来”
“结果”中强调的问题,即双方失去信任,参与方彼此切断往来才是最难解决的。
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大规模,有争议性的公共资金注入银行系统,金融业的信任才得以恢复,全球监管框架也得到了实质性的强化。网络危机中,更难的或许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监管架构,某个国家的单边行动就可能发展成网络危机。这就好比货币战或贸易战,如果有一些国家不共享目标或不认同某些基本规则,那么技术上最优的全球性协议就会失去其目的。因此问题主要还是存在于政治,外交和军事关系中。

非政府的网络规范组织,如全球网络稳定委员会,或许在协助处理这类问题 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解决方案也可以在志同道合的国家之间催生出来,如欧盟,而且随后这类方案会扩展到更广泛的地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体系再次提供了一种偏向于实际行动的显著参考。例如,G7集团的财政部长们和央行行长们其实都十分谨慎,他们已经开始着手提案,希望举行跨境的网络危机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