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近日因为5000万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一事,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剑桥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几年前开发了一款可以在脸书上运行的心理测试应用程序,以“测性格、领奖金”的方式,获取了约27万脸书用户的个人信息。由于还能同时得到他们好友的相关信息,这一数额最终裂变为5000万,相当于脸书北美地区活跃用户的1/3。

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情感状况、工作情况……详尽、海量的个人信息,被程序背后的数据分析公司一一记录,并基于此建立分析模型,总结出个人爱好、性格特点、政治倾向等深层信息。当公司根据这些内容,长时间进行标语、广告的精准投放,用户的思想和行为,显然极有可能在浑然不觉中,受到“量身定制”推送的影响。统计显示,美国有超过60%的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数据公司掌握网民的一举一动,无声无息间“窥视”我们的生活,引导我们的思考,这让很多人感到既愤怒、又担忧。

个人信息泄露,Facebook是一个有问题的“App”

马克·扎克伯格已经为此提出道歉。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罪魁祸首不仅是一家独立运作的分析公司。Facebook请求人们不假思索地签署让渡众多权利的条款。Facebook的遭遇是整个行业的映照。这个行业盲目崇拜无缝式链接,认为用户友好比隐私与透明度更重要。通过将这些链接描述为“应用程序”,Facebook鼓励我们通过点击无缝授权来让渡我们的数据,并且极少给我们一个反对的机会。这种做法正在以灾难性的方式上演。

“应用程序”是什么?
在普通消费者的理解中,一款“应用程序”就是能在电脑或手机中上传及下载的东西。这款软件为你所使用。2007年,Facebook开始允许其应用程序链接至其他服务以扩展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使用功能,这一模式一夜之间被摧毁殆尽。人们不再拥有或是不能离开你所下载的软件。你连接上的是一个服务器上的服务,一个无处不在的实体。即便你已经许久不回来料理这片地方,或是在朋友的请求下面回复,它总是在那里,并且一直注视着你。

Facebook现在正在解决这些问题。该公司宣布将自动关闭用户三个月内没有用过的应用程序的数据访问。它承诺将“减少”注册过程中传递给其他应用程序信息,并致力于禁止开发人员“滥用”个人可识别信息。此外,禁用是一个被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主动行为,它仍然可以让任何开发人员一次性获取数据。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发行数字许可的公司始终拥有我们的深度个人信息等数据,因为我们每天都会把手机带在身边,并将我们的状态分享在社会媒体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