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资源受限的环境中,AES等传统的加密算法虽然足够安全,但却因为设备存储空间小,计算能力弱,并不能发挥全部的加密效果。因此,轻量级密码算法成为资源受限环境中的首选算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款轻量级密码算法——PRINTcipher算法。
PRINTcipher算法简介
PRINTcipher是Knudsen等人在2010年的CHES会议上提出的一种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为廉价的计算设备提供了轻量级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相比轻量级密码算法,其在电路面积上的要求更低。
PRINTcipher算法的原理
PRINTcipher算法采用了SPN结构,其分组长度为64位,密钥长度为80位。PRINTcipher引入了与密钥相关的非线性层设计,通过其独特的加密结构和复杂的置换、替换操作,确保了对数据的混淆性和扩散性,从而有效抵御各种密码分析攻击。
PRINTcipher算法取消了密钥生成的过程,并在每一轮中使用了相同的轮密钥,进一步简化了算法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算法的效率。
PRINTcipher算法的步骤
- 初始化:在加密过程的开始,PRINTcipher算法首先读取明文数据,作为初始状态。同时,密钥k被分成两部分,即sk1和sk2,为后续的密钥加层和非线性层操作做准备。
- 密钥加层:在这一步骤中,算法执行密钥加操作。具体地,sk1用于密钥加层的密钥加操作。这通常通过异或(xor)操作实现,将sk1与轮密钥(原始密钥的一部分)进行异或运算,以产生加密过程中的密钥流。
- 非线性层:在非线性层中,sk2作为选择信号参与操作。非线性层通常使用非线性变换操作,如S盒或混淆函数,以增加密码算法的非线性特性。这有助于提高算法的安全性,使其更能抵抗各种密码分析攻击。
- 轮函数计算:PRINTcipher算法采用多轮迭代结构,每一轮都包括密钥加法和数据变换两个基本操作。在每一轮中,算法根据轮函数的规定,重复执行密钥加层和非线性层的操作,以实现对数据的混淆和扩散。
- 输出密文:经过多轮迭代计算后,算法输出最终的密文。此时的密文数据已经与原始明文数据具有高度的混淆性和扩散性,从而实现了对明文数据的安全加密。
PRINTcipher算法的特点
- 高效的实现能力:PRINTcipher算法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资源受限的环境,因此其硬件和软件实现能力非常高效。这主要得益于算法的结构优化和减少的不必要计算开销,使得在嵌入式系统或低成本设备上也能快速执行。
- 轻量级安全性:PRINTcipher算法在保持足够安全性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较低。它通过精心的算法设计和非线性变换操作,实现了对数据的混淆和扩散,从而有效地抵抗各种密码分析攻击。这种轻量级的安全性使得PRINTcipher算法成为资源受限环境中的理想选择。
- 固定轮密钥:PRINTcipher算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在每一轮中使用了相同的轮密钥。这种设计简化了密钥管理的复杂性,减少了密钥生成和存储的开销,同时也降低了实现成本。
免责声明: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