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注册账号相当容易,只要用户填写手机号,邮箱,生日,年龄等信息即可。不过一旦想使用了,想要注销却没有那么容易呢。是的,注册一分钟,注销N小时,最后可能还搞不定。无法注销则意味着用户账户绑定的个人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风险。
工信部曾发话:手机APP必须允许销号,但APP账号注销依旧艰难。因为 “用户数减少会影响其商业价值,互联网企业未必愿意实施,短期内难成趋势。”这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APP用户数基本上只增不减,实际上很多都是“僵尸用户”,月活数和用户总数相差甚大。
央视最近做了一个9款热门手机APP程序注销难易程度的测试,其中分别有某Q、某度地图、 某宝、某博、某滴、Xfo、某团、某易邮箱、某手。测试结果显示,仅有两款注销容易,即某滴与Xfo;有3款根本无法注销,记者打电话询问时,某团明确表示目前不提供注销选项,某手客服人员则表示搁置就好;还有4款附加很多注销条件,有的甚至还需要用户提供身份证照片等个人信息,总之就是没有那么容易注销。
以注销某博为例,如果“未在常用手机操作”,“存在于其他手机APP、网站授权或绑定关系。”等情况,都将导致注销无法完成。某度的注销条件更不必说,只要注销一个某度产品,一票某度亲戚可能都要与你说拜拜。比如你想要注销某度地图,连带某度网盘、某度钱包等产品中的使用信息将清空且无法恢复。
手机APP账号注销不了,意味着用户在互联网上的“痕迹”无法被消除,而账号绑定的个人手机、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也存在被泄露的风险。有律师认为,这种情况涉嫌强制交易,若不提供注销选项,是对用户知情权,平等交易权的侵犯。另外,注册门栏低,注销步骤复杂则明显违背了法规。当然,难注销背后,也有着企业的小心思。一方面,僵尸用户也是用户,能算进用户规模、给企业撑场面;另一方面,对于凑热闹注册账户却想不起来注销的人,没准哪天就能成为营销的对象、潜在的客户。但账号不注销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引发诈骗案件等。
企业吸引一个注册用户成本很高,是利益驱使。而且所谓注销,并不意味着你的注册信息被彻底删除,而是改变了状态而已。每个人都应当拥有“被遗忘权”,只不过实现这一权力的过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